團結基金指公屋仍供應落後 倡大刀闊斧精簡程序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團結基金指公屋仍供應落後 倡大刀闊斧精簡程序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年度房屋供應預測報告,預料私人住宅未來5年每年平均落成量約1.73萬個單位,與過去5年相若,並高於2007至2016年間年均1.09萬個單位,中長期而言,在新發展區的供應主力2030年落實前,私人住宅供應有機會青黃不接。公營房屋方面,供應短期繼續落後,過去9年公屋落成量屢不達標,累計短缺逾10.5萬個單位。

報告指出,因政府在2018年調低《長遠房屋策略》中私人住宅供應目標比例後,私人住宅熟地供應驟降,除非政府推出政策扭轉形勢,預計未來6至10年間年均落成量將未能達到《長策》目標。

而在公營房屋方面,展望未來5個財政年度,預計公營房屋年均落成量為2.11萬個單位,較《長策》目標落後30%。按目前速度推算,未來10年公屋單位總落成量可達30.66萬個,稍高於《長策》目標。但認為,公屋項目急需打破不斷延誤的「惡性循環」未來供應才會達標。

報告發現,過去8年公屋平均每年有15%的單位落成延誤,可能僅屬「冰山一角」。當中問題包括有項目陷入無止境設計討論、受行政程序凍結、或錯失最佳發展時機,又指公屋建設缺乏足夠資訊透明度,公眾無法有效監督。

居住質素方面,細單位比例過去10年急速上升,預計單位平均面積要到2023年後才會止跌回穩。雖然政府兩次放寬按揭成數,及去年底公布280平方呎的私人住宅最低單位面積要求,但估計納米單位落成量於2024至2025年才會漸趨見頂,且不會完全消失。而納米單位除在綠置居出現,亦首次出現在今年推售的居屋項目。當局會否考慮增加新落成公營房屋單位面積仍有待觀察。

團結香港基金高級副總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長黃元山認為,解困方向就是要大刀闊斧地精簡程序,加強執行和統籌能力,並以基建先行,多管齊下地推進大規模發展,加快明日大嶼及北部都會區等計劃。相信只要社會各界同心協力,纏繞香港多年的土地房屋問題將迎來希望曙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