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出路要多元 正向教育要完善
学业、就业、创业和置业为香港青年面对的困难,习近平主席于七一讲话再点出这“四业”,盼我们用心为青年解决,让他们茁壮成长。
为此,政府正制订《青年发展蓝图》,勾划整体青年发展工作的愿景、指导原则和主要工作方向,笔者对此深表支持。
解决“四业”问题,是青年发展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必须从社会及个人方面着手,齐头并进,让青年有更丰富的发展机遇。
现时,香港产业结构单一,偏重金融相关行业,大大限制青年的事业发展。要打破这结构,推动多元经济,政府既要化国家支持为实际成果,进一步提升香港“八大中心”地位,持续发展航运、文化、创科等产业,也要“再工业化”。
“再工业化”并非重新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而是发展先进工业,例如新一代的半导体生产、食品科技、健康科技及绿色科技等,积极引进更多高增值行业的龙头企业落户香港。同时,政府应更积极完善职专教育,提升其认受性,以配合“再工业化”,并为青年人提供多元出路。
此外,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香港发展机遇所在,惟今年发布的《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7成受访青年不了解大湾区发展机遇,且不熟悉内地。为丰富青年的发展选择,政府应更全面协助青年了解国情,如不断完善“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内地专题实习计划”等。
发展选择是否充足以外,青年自身质素的高低也影响其前途。若拥有正向价值观及良好的精神健康,自然更有利排除万难,尽快解决“四业”问题。
近几年,由于不少青年被误导,缺乏正向价值观,故受煽动而违法乱纪,最终锒铛入狱,断送前程。要重塑正向价值观,接受中华文化薰陶无疑是上策。政府应加强向青年推广中华文化,令他们承传传统美德。
此外,有研究发现,很多年轻人不懂处理情绪问题。长此以往,将不利人际交往,更会影响事业发展。为此,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应担当更积极的角色,推广情绪教育,并帮助老师接受相关培训,更关注学生的精神健康。
只要我们为青年提供更多正向发展选择,并坐言起行,用行动及说话关爱青年,他们便能获得充足养分,逐渐成长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和专业技能、积极终身学习的新一代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