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漢豪指政府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 發展商亦有一定功能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甯漢豪指政府重奪土地供應主導權 發展商亦有一定功能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施政報告提出未來10年依時供應3280公頃熟地,是發放政府奪回土地主導權的訊息,未計私人發展商持有的土地,首5年的土地已可供興建7.2萬的私營房屋單位,比以往5年平均建6.5萬單位有所增加。

甯漢豪在一個電台節目說,公布10年熟地供應,令政府團隊有忐忑,因為這是績效指標,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都要如期前進。她認為,目前不應太著重計算何時才有足夠土地照顧本港住屋及發展需要,因為沒有人有水晶球,強調要「不計方程式」地推動產業發展,改善市民居住和生活空間。

甯漢豪相信,當房屋出產越來越多,籠屋情況一定會改善,但不敢講是否會令劏房絕跡,因為部分市民的居所會考慮地點問題。她指出,現時公私營房屋都設有最低面積,部分新發展區如北部都會區、交椅洲等研究,亦以這個居住面積作為假設,政府希望日後在「住好啲」方面有些想法。

施政報告提出未來10年供應3280公頃熟地,被問到會否對發展商手上的土地有稀釋效應,令他們擔心利益受影響而阻撓政府推地,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表示,政府造不完所有土地,發展商在土地開發上有一定功能,強調是機會處處,但她不希望有人「歎慢板」。

政府提出住房單位面積要「封底」至不少過26平方米,甯漢豪表示,有信心可以改善居民生活,但不敢承諾可「告別劏房」。政府亦有規劃未來興建的公營房屋單位面積可達50平方米;私營房屋單位面積可達75平方米。另外,政府去年提出的《香港2030+》願景,已經假設未來新開發土地所興建的房屋人均居住面積可達210至230平方呎不等。

至於受收地影響的棕地作業者,甯漢豪認為,要及早接觸與解說,她以北部都會區為例,區內80公頃多層工廈除了會引進高增值產業,亦會預留樓面面積,照顧棕地作業者以低租金承租。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