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本地人才 巩固创科基础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善用本地人才 巩固创科基础

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方向,而特区政府若要推动创科发展,务必要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可惜的是香港正值人才外流潮,统计处数据指今年第二季本港18至39岁劳动人口为130.19万人,较2021年同期的139.85万人下跌9.6万人。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均加大力度“抢人才”,如新加坡的“海外网络和专业签证”(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 简称ONE Pass)和英国的“高潜力个人签证”(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 简称HPI Visa)。面对激烈的“人才争夺战”,港府亦推出不同政策与之对抗,然而以“科技人才入境计划”为例,自2018年6月推出至今年3月,接获的申请数目仅为726个,可见计划对外来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若港府未能在“留”及“抢”人才抢占先机,将阻碍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

重点应于善用本地人才

为了巩固香港人才库,今年施政报告针对“抢人才”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优化“科技人才入境计划”、延长工作签证年期、向合资格外来人才退还在港置业额外的印花税等。政府虽有意解决人才流失问题,但忽略现时外地人对香港营商及创业的信心下降、全球疫情不稳定等因素,阻碍政府吸纳人才的成效。香港本来不乏人才,尤其在生物科技等范畴独占鳌头,故政府施政方针更应着重如何善用本地人才。

把握大湾区创科机遇

就业发展空间是人才是否留港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可着重于如提供青年人合适发展机会。“十四五规划”早已明确指出,善用大湾区“9+2”错位发展的优势,以构造“香港研、湾区造、全球销”的格局。故笔者认为政府必须把握整个大湾区发展机会,例如深圳市南山区智园的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及广州市南沙区的“创汇谷”,致力协助粤港澳青年落户发展的创新创业基地。政府亦可考虑对初创、大学科研团队的成果资助他们在大湾区内商品化、把握中外贸易机遇。国家主席习近平早于2017年的七一讲话中,提醒香港若不抓紧国家发展机遇,便会“苏州过后无艇搭”,特区政府要尽快推出新系列措施,以鼓励青年人善用国家现有基础配套,投入科创产业。

扩阔人才类型可能性

除了抓紧机遇,特区政府更可多探讨人才类型可能性。香港在药物学及生命科学、数据工程、材料科学或纳米科等范畴比较先进,人才较聚集。但其他范畴发展科技的可能性亦十分大,包括航天、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日本的teamLab便是结合了科技、艺术与展览等元素,带来了跨界别的艺术体验,更带来了大量旅客和产值。而人才方面香港亦有很大的可塑性,如近期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承办的首届“全国青少年航天创新大赛”香港区选拔赛,便甄选出11队中小学生队伍代表香港参加全国赛,港区首次参赛便喜获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之佳绩。同时近年不同大专院校均推出“文理学士”课程,例如香港大学的文理学士(金融科技)课程、香港城市大学的文理学士(新媒体)课程等。面对跨学科发展趋势,政府应鼓励各大专院校设立更多跨科学科,为香港储备新一批“能文能理”的人才。

面对香港人才量逐步匮乏,创科发展举步为艰。特区政府需尽早制定一系列新措施,以鼓励青年人多前往大湾区发展、储备新一批的“创新型人才”。笔者冀望“国际创科中心”的目标得以顺利推进,贯彻落实国家的科创发展战略。

政贤力量青年时事评论员
胡仕楠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