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社區獨有優勢 創造嶄新旅遊體驗》
早前「藝苑尋珍」展覽的揭幕禮在香港故宮博物館舉行,讓列支敦士登王室傳承逾四百年的珍藏得以首度在香港展出,列支敦士登公國元首漢斯.亞當二世更指展覽能夠繼續促進跨文化和跨時代的互相了解和溝通,這對於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有積極意義。
在推動文化藝術發展方面,為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的使命,特區政府主要透過打造包括M+博物館及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內的西九文化區成為藝文新地標,再附以一系列「盛事之都」的品牌活動,讓遊客能夠透過不同的大型文化藝術園區和活動瞭解香港,加深對香港多元文化的認識。同時提供了廣闊的舞台讓不同地方的藝術文化在港呈現,促進市民對其了解。
除了走「高大上」路線的大型文化園區,具備在地獨特性的社區文化同樣值得重視。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授李素菊曾指社區實踐是中華傳統文化大眾傳播的有效途徑。舉例言之,北京南鑼鼓巷舉辦「驚蟄鑼鼓」民俗文化節,便促進了跨年齡層、跨階層的協作式文化巡遊和拜訪。目前,長洲太平清醮、大坑舞火龍等活動都是響鐺鐺的文化活動名片。然而,這些活動應該持續提升社區參與的程度,將本地居民都納入為文化發展的一部分,例如「街坊帶路」為居民提供社區為本的文化教育,以社區導賞團、社區故事分享會等形式開拓文化影響力。如何進一步開拓和發展文化品牌,對於香港文化發展意義重大。
筆者建議,旅遊發展局可完善現有的「香港.大城小區」計劃,加強當區居民的參與度,例如邀請合資格團體為居民提供社區文化教育、招募居民成為導賞員、引進參與式預算模式讓居民協商理想的社會文化項目或活動、設立文化相關工作小組並邀請居民加入等,從而進一步增強每個社區的文化特色,成為香港向世界展現的嶄新藝術文化旅遊體驗。與此同時,旅發局亦可加強與區議會或即將成立的地區關愛隊作更深入的合作和互動共同拓展社區文化。此外,政府亦應考慮將社區文化發展納入《施政報告》中的指定項目指標,例如預計社區文化景點增加特定數量、達到的平均訪客人次等。而社區文化亦可加入流行文化節等擬議項目當中,進一步豐富文化體驗的多元性和獨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