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展寰称8成中小型食肆 仍未作就即弃塑胶餐具作好准备

政府推出的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措施,将于下月22日起实行。环境及生态局长谢展寰在立法会回应议员质询时表示,环保署陆续派员走访2万间中小型食肆,进行合规评估,发现有约8成未准备,只有2成转换餐具。
谢展寰指,署方未来会再探访未准备好的食肆,提供支援。另外。环境及自然保育基金也有资助地区和绿色组织,在本月和下月到访约7000间饮食小店,加宣传教育,并派发非塑胶餐具试用,协助他们顺利过渡。
谢展寰表示,在推广今次措施和垃圾收费的过程中,汲收了很多经验,明白即使有电视宣传和单张,市民也未必容易理解措施,未来希望透过实践和参与,加强宣传效果。他又希望建立积极、正面、开心的“走塑”文化,而不是靠强硬执法,因此会以宣传教育为主,对屡劝不改的店舖才会发定额罚款通知书。
他又强调,市民即使购入受管制的塑胶产品,也不会违法,强调管制对象是供应者,一般市民不会误堕法网。
谢展寰重申,根据近期的市场资料,非塑胶饮管、搅拌棒、刀、叉、匙及碟的价钱,与一般塑胶餐具大致相若。至于第二阶段何时实施,谢展寰就指未有时间表,当局会视乎首阶段的成效、市民适应程度、塑胶替代品的普及性和可负担性等因素,再作决定。
另外,环保署亦有推出“走塑有赏”的应用程式,市民在参加“外卖走塑”运动的食肆,购买外卖时不索取即弃餐具,可获取电子印花,兑换礼品。谢展寰透露,程式开发费要140万元,截至上月底下载量大约是3000次。当局计划将相关程式与“绿绿赏”的程式合并,以扩大覆蓋率,让市民可一站式实践减废走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