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家骅指通过《国安条例》时未设附例 做法符合一国两制要求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汤家骅指通过《国安条例》时未设附例 做法符合一国两制要求

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表示,《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订立有关附例均属“技术性细节”,附属的权力来自《基本法》23条。他又认为,《国安条例》立法时未有加入附例,是由于人大常委会立法时,不适宜太深入处理条例在港实施的细节,而要留给特区政府,因应本地情况处理,强调做法符合一国两制要求。

汤家骅在电台节目说,今次政府以“先订立、后审议”方式订出附例,并非“先订立、无议审”,强调立法会仍要召开法案委员会讨论。他又指,条例相对敏感,在中美关系紧张下,随时有机会被人利用相关议题,挑起社会争拗,因此快速立法并没问题,亦适合现时的政治情况。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谭耀宗表示,附例的精神是为国安公署,提供所需和合理协助、便利、配合、支持和保障。他指,若果法例有不够清晰、细节不够明确的地方,执行时未必一定很畅顺,而订立附属法例就可以避免有关问题,强调订立附例只是将法例写得更清楚,并非特别增加国安公署的权力。

谭耀宗在电台节目指,现今世界多变,甚至有人认为出现了百年未见的混乱局面,在地缘政治下,美西方国家对中国采取不友好或打压措施,破坏和挑拨情况亦不时出现,因此要防患于未然,万一有人以身试法,就要将他们绳之于法。他强调,订立附例的目的,是要防范、制止及惩治危害国安的行为和活动,告诫市民不要做出违法行为,而非旨在“拉人、锁人”,又认为附例不会被滥用。

谭耀宗指,公署负责处理较敏感的事宜,一般人不应擅闯公署办公室,影响或破坏公署工作,因此有必要立法。他又说,做法将类似解放军驻港部队的军营,外围会清楚树立标示,列明是禁区,闲人不得进入。他强调,禁区不会混入民居,亦不会影响社区,市民毋须担心。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