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以象徵性地價提供兩幅用地 冀能改善市建局現金流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政府以象徵性地價提供兩幅用地 冀能改善市建局現金流

政府宣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以私人協約方式,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市建局批出一幅位於紅磡庇利街的用地,以及一幅位於將軍澳第137區的用地,租期50年,以便為市建局提供額外財政支援以改善現金流,從而讓市建局有序繼續推展已開展重建項目。

行政會議亦對這次批地訂明要求,包括市建局要善用兩幅用地資產,提升融資借貸能力,以及巿建局須聯同政府,檢討和優化運作和財政模式,以便在市況波動時,仍能以可持續的財務模式推動重建工作。此外,市建局亦應建議如何加強樓宇復修,以延長舊樓的可使用年期,降低重建的迫切性。市建局須在明年內提出具體建議。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說,大規模的重建項目涉及龐大的收購開支,加上近年物業市道偏軟,市建局項目出現「高買低賣」情況,即高價收購但低價回標、甚至流標,影響現金流。她指,以象徵式地價批撥土地,向來是政府對市建局的主要支援措施之一,今次批出的兩幅用地,亦能惠及社區,其中庇利街用地可與市建局在九龍城一帶的重建項目產生協同效應;而將軍澳用地則因應房委會的項目優次變動,而延後原先房屋發展,現時批予市建局,可適時善用土地資源。

涉及的庇利街用地淨面積約7610平方米,可建總樓面面積約6萬8490平方米,原本預留作學校用途,教育局經檢視後認為可釋放用地作其他用途。政府表示,向市建局批出庇利街用地可改善當區行人暢達度,以及與毗鄰海心公園結合,提供公眾休憩用地。

而將軍澳用地淨面積約9.15公頃,可建總樓面面積約71萬3700平方米,原本預留作公營房屋發展。政府表示,房委會項目優次變動,加上未來十年公營房屋土地供應充足,把土地批予市建局不會影響目前十年期、即2025/25至2034/35年度的公營房屋整體供應目標。

市建局歡迎政府以私人協約方式,並以1000元象徵式地價,向該局分別批出紅磡庇利街及將軍澳第137區的用地,並改劃作住宅用途。發言人表示,行政會議的決定,反映政府對該局工作的肯定和支持,又指市建局已採取多項措施維持財務穩定。

發言人說,政府今次批地豐富了市建局的資產組合,增強其融資能力,以應對未來數年在推動舊區更新工作所需的現金流,尤其在推進六個正在進行中的重建項目,涉及大約235億港元的收購開支,而且可以提振市場信心,有助市建局進行另一輪的對外融資。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