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指本港交通可應付粵車南下 倡實施3個月後再檢討推進計劃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議員指本港交通可應付粵車南下 倡實施3個月後再檢討推進計劃

政府宣布爭取於11月實施「粵車南下」。有立法會議員指,「粵車南下」絕對會對香港的經濟有幫助,包括零售業、飲食業、酒店業等,認為市民毋須擔心會有太多粵車來港,影響本港交通,因政府以「小步快走」的策略推進計劃。

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易志明在電台節目指,過去「港車北上」不時會遇上交通擠塞的情況,但預料港車與粵車的出發時間不同,可實現「雙向奔赴」;而本港的設備正加快配合內地車輛來港,例如停車場使用自動識別車牌系統、增加電子支付方式等,雖然日後南下粵車進入市區只有100個配額,數量不算多,但公眾仍憂慮加劇擠塞,建議當局可於實施後3個月內進行檢討。

易志明說:「市民擔心一下子太多北車湧來,對香港交通造成壓力,這是理解,所以政府說『小步快行』,我都認同他們做法。開始後看配套有甚麼不足,慢慢擴闊較為穩陣的安排。對香港經濟是否有幫助?絕對有幫助,我們相信這批內地朋友來香港較為高端消費客群。」

批發及零售界立法會議員邵家輝在同一節目上指,自政府實施「港車北上」後,周末有不少港車離境,相信可騰出部分市區泊車位予粵車,並相信,同一輛粵車會多次來港,司機應會愈來愈熟悉香港道路環境,認為本港的道路情況可以應付。

邵家輝說:「建議多些商場及酒店可以推出全日可以泊車。我們上去他們一樣,讓我們全日泊車,甚至我們離開酒店都有若干時間不用即刻離開,之後離開再跟他們說,我相信能便利人們在周邊購物或行街。」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則指,政府安排粵車停泊在口岸停車場是沒有意思,加上內地司機的道路習慣與香港不同,建議當局應讓粵車過境,停泊在大嶼山的停車場,讓粵車熟悉本港的路面情況後,再進入市區。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