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拔陞:醫療改革並非為節省金錢 而是精準資助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本月31日約滿離任,高拔陞表示,公營醫療體系要做到病人為本,重申醫療改革並非為了節省金錢,而是精準資助;隨著醫療資源需求增加,要精準幫助到貧困及危急等需要幫助的病人,同時減少藥物浪費。
高拔陞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基層醫療非常重要,要繼續推動;香港人的醫療習慣是「重治療、輕預防」,需要時間改變文化。至於本地與非本地培訓醫生的融合,高拔陞說,不會低估難度。他說,不少非本地培訓醫生其實是香港人,只是在外國讀書,但本地與外地的制度與培訓結終有別,即使本地新畢業醫生也需要時間適應和融合。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本月31日約滿離任,他說很高興醫護人員的流失率明顯大幅改善,以醫生的流失率為例,近日已降至4%左右,形容是很健康的數字;另外,亦有非本地培訓醫護及即將有的非本地培訓專職醫療人員加入。
高拔陞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在任期間應對新冠疫情,由於香港曾經經歷沙士,因此有少許優勢,不論醫護或整體社會的準備也比較好。他在沙士期間曾在前線工作,明白軍心的重要,要讓醫護有足夠保護裝備、安全保障及充足物資。他憶述新冠期間親身到瑪嘉烈醫院了解病人情況,認為要「大家一條心」。
高拔陞又認為,疫情帶來很大機遇,感謝國家的支持,提供物資及援港醫療隊。他承認也曾有猶豫,兩地醫護是否能順利合作,最終雙方合作成果是遠超他的想像,讓中西協作廣泛使用,以及後來的人才交流計劃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