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出席《施政報告》首場地區諮詢會 強調政府會強化執行力量「做大個餅」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9月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他早上到紅磡灣馬頭涌官立小學出席首場地區諮詢會,約110名地區人士參與,多名司局長亦有出席。李家超表示,政府早前與醫療、教育、創科、青年發展等界別會面,已完成一半的諮詢,但無論政府怎樣推行政策,仍屬社會的「供應方」,推行的政策一定要「接地氣」,與市民的需求對接,強調聆聽地區的意見十分重要,期望與社會一起努力,建立一個良好的香港家園。

出席諮詢會的地區人士輪流發表意見。有油尖旺區社區人士指,區內有「劏房」住戶擔心業主因應「簡樸房」規管制度改裝單位後,上調租金,期望政府向符合特定入息條件的住戶提供消費劵,減輕生活壓力及振興經濟。有非政府組織的成員指,本港有約3000個青年宿舍單位,只夠20至30歲青年人口中的0.4%使用,建議增加宿位數量,以及為居住在青年宿舍的青年,推出置業或居屋白表申請者優惠政策。
有從事建造業的市民表示,本港疫後經濟下行,發展商減少投地和發展新項目,導致青年就業不足,建議政府向私人發展商提供稅務寬減、低息貸款等誘因,加快工程進度。有市民則關注近年香港生育率低,希望政府除了提供「新生嬰兒獎勵金」外,亦可提供更多免稅額,或聘請外傭津貼等,以刺激生育率。

李家超指,非常關注本港的生育率,雖然生育問題是由市民自行決定,但政府政策應具推動性和帶動性,強調已推出多項鼓勵生育的政策,包括「家有初生」優先配屋計劃、托兒服務等。他又指,認同金融業或審批工程上需要「拆牆鬆綁」,政府已盡量簡化程序。
李家超在總結時說,政府會「做大個餅」,現時經濟正向發展,但個別行業有壓力,如何提供支援及在地區落實,地區人士才會知道。他又表示,出席人士都很有心「搞活地區」;他認為除了「搞好系統」,亦要強化執行力量,政府會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