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投資騙案按年增25% Meta利用人工智能審查有詐騙成分內容

警方今年首6個月接獲逾2000宗網上投資騙案,每宗平均損失金額達65萬元,按年增近25%,累計損失總金額高達15億元,按年增近4億元,遠高於其他類型的網騙案件。社群網絡服務商Meta稱,會利用人工智能審查懷疑有詐騙成分的內容,加強打擊騙案。

近年不時在社交平台可找到一些標榜提供投資貼士的廣告及群組,不過「機不可失」隨時變成「得不償失」。警方指,今年首六個月的網上投資騙案有2273宗,損失金額達14.8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24.8%及36.4%;其中一宗個案為65歲退休人士,她去年8月透過Facebook進入一個聲稱提供投資貼士的WhatsApp群組,繼而被誘騙投資港股及美股3000萬元,到今年3月發現無法取回款項,才驚覺受騙。

警方指,騙徒一般會透過釣魚短訊或虛假廣告認識事主,再隨機將他們拉入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或Telegram群組,又自稱是投資專家,及標榜有內幕消息等,並安排同伴在群組貼出高額獲利的截圖,誘騙事主使用不明應用程式及虛假平台,投資股票、基金、虛擬貨幣或高回報項目。初期事主會獲得微薄利潤,到後來要求提取鉅款,騙徒就會失去蹤影。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高級警司梁靄琳說:「入群後,騙徒首先會稱自己為『金牌分析師』或『資深投資專家』,亦會安排他的同伴在群組內貼出一些高額獲利的截圖,令受害人真的以為其他人成功獲利,開始心動想去試。」
Facebook、Instagram及WhatsApp的母公司Meta,加強偵測虛假廣告及封鎖帳戶。單在去年,全球就有逾1.57億個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詐騙廣告遭移除;過去半年,亦有超過680萬個與詐騙集團有關的WhatsApp帳戶遭封鎖。

Meta香港公共政策主管譚雋蘭說:「有時可能群組一成立,我們已經移除都會有這個情況,因為它可能是同一個管理者,他可能已經成立過很多假帳戶或者假專頁,有一些詐騙行為,我們甚至會採取一些行動,這個管理者不可能再在我們這個平台使用。」
警方呼籲市民提防回報高得不切實際的投資計劃,如果被加人來歷不明的群組,應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