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委會8個月收548宗包括「両變錢」涉藥房藥妝店投訴 斥影響零售旅遊業形象

消委會表示,今年首8個月接獲548宗與藥房及藥妝店相關的投訴,與去年同期相若。近月接獲多宗投訴,有商戶在銷售過程中仍採取具爭議的手法,包括混淆「斤變両」、「両變錢」等計價單位,以及推銷包裝高度相似的影射貨品,令消費者有所誤會。
亦有個案的單據內容與購入數量不符,商戶以收銀系統錯誤為由拒絕退款。消委會批評做法不單對本港整體零售和旅遊業界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削弱旅客對消費環境的信心。
消委會公布部分投訴個案內容,有新加坡遊客到藥妝店購買潔面產品,但店員不斷推銷藥材包括奶薊草,並提出「買80送5」的優惠。店員在銷售期間沒有提及計價單位,當時在量秤上顯示重量為0.85。投訴人聲稱見標價為每「両」380港元,估算整筆交易金額約為300元,因此同意購買。店員未有清楚說明計價單位及總價,便已將藥材研磨成粉,然後要求投訴人支付30400元。由於金額遠超預期,投訴人即場提出疑問,店員始解釋計價單位為「錢」,每錢380元,購買80錢送5錢,折合共30400元。
投訴人不滿店員未有事前說明,由於當時有三名子女同行,唯有息事寧人先行付款,但堅持取回收據,並向海關投訴。藥妝店起初願意在毋須退貨的情況下,退回7成款項,但投訴人拒絕。經消委會多番調停,藥妝店最終同意全額退款退貨。
另一宗個案是內地遊客到藥房查詢安宮牛黃丸,店員推介名為「北京安宮牛黃丸」產品。投訴人見產品的包裝外觀設計類似心儀品牌包裝,加上店員說是「北京」,便以為是心儀品牌,付款約2640 購入3盒。投訴人返抵內地仔細檢查後,才發現雖然產品的包裝和外觀與心儀品牌高度相似,產品上也同樣寫有「北京」和「安宮牛黃丸」字眼,但生產商名稱卻相差一個字,懷疑屬假冒或影射貨品,向消委會求助,藥房願意安排全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