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金融服务双轮驱动 助推香港经济新高飞 文:吴锦华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专业金融服务双轮驱动 助推香港经济新高飞 文:吴锦华

金融市场的繁荣与专业服务的深化,正成为驱动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今年以来,香港金融市场表现活跃﹕恒生指数自年初上升逾两成,每日平均成交额接近2,500亿元,较去年接近翻倍;新股集资额至八月底累计逾1,300亿元,按年激增近六倍,重登全球首位。这组令人瞩目的数据,为行政长官李家超刚发表的《2025年施政报告》提供了坚实的注脚,也印证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持续巩固。

刚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当中,提出了一系列深化专业及金融服务的措施,从降低“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门槛到建立国际黄金交易市场,从推动数字资产发展到强化知识产权融资,这些政策不仅回应了当前市场需求,更为香港经济未来发展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施政报告针对金融市场提出了全面而系统的改革措施,涵盖股票、债券、货币及黄金市场四大领域。

股票市场方面,政府将通过“科企专线”协助内地科技企业来港融资,研究优化“同股不同权”上市规定,并探索缩短股票结算周期至T+1。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吸引力。

同时,政府将发行更多人民币债券,并研究在合适场景下以人民币支付政府开支。这些举措将大大丰富人民币资产的应用场景,强化香港全球最大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黄金市场发展则是本次施政报告的另一大亮点。政府计划推动金融机构在港拓展黄金仓储,以三年超越2000吨为目标,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还将建立香港黄金中央清算系统,邀请上海黄金交易所参与,为未来与内地市场互联互通做好预备。

施政报告在市场准入和产品创新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为金融服务发展注入新动力。

“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优化亦备受关注。根据新政策,购买非住宅物业的可算入额由1,000万元提升至1,500万元;购买住宅物业的成交价门槛由5,000万元下调至3,000万元。这一调整预计将进一步吸引高净值人士来港投资定居,为香港市场带来新的资金流。

数字资产与金融科技领域也迎来新突破。金管局将继续推进Ensemble项目,推动商业银行推出代币化存款和真实代币化资产交易。政府正就数字资产交易及托管服务的发牌制度制订立法建议,证监会则研究扩展可提供予专业投资者的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的类型。

绿色金融同样是施政报告的重点。港交所的国际碳交易平台Core Climate将与大湾区碳市场试点合作,试验跨境交易结算路径。这将有助于香港抓住绿色金融发展的先机,打造区内碳市场生态圈。

专业服务是香港经济的另一重要支柱,施政报告提出了多项措施强化这一优势。

“内地企业出海专班”的设立将整合香港的外地办事处,包括投资推广署、贸发局和香港驻内地办事处,组成一站式平台,主动招揽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这一措施将充分发挥香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角色。

知识产权贸易将成为香港专业服务的新增长点。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及知识产权署会联同金管局推出知识产权融资沙盒,协助科技行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融资。政府还将支持香港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向本地中小型创科企业提供专利评估服务。

专业服务与金融服务的深度融合将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提升香港整体竞争力。

以知识产权融资为例,这一创新模式将无形的知识资产转化为可融资的抵押物,既解决了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题,又为金融机构开辟了新的业务领域。这种融合正是知识型经济发展的关键。

再如“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的优化,不仅为金融市场带来新资金,也将刺激对香港专业服务的需求。高净值人士来港后,需要法律、会计、资产管理等专业服务,形成良性循环。

跨境服务链的构建是另一个协同效应的体现。内地企业通过香港“出海”,可以在香港完成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一站式服务。这种完整服务链的形成,将进一步强化香港作为国际商业枢纽的地位。

吴锦华

香港华人会计师公会前会长兼顾问委员会主席

香港税务学会顾问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