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訴專員公署指暫託宿位部分使用率偏低 社署回應需求變化較大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申訴專員公署指暫託宿位部分使用率偏低 社署回應需求變化較大

申訴專員公署主動調查支援長者及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暫託服務。公署去年9至12月以隱蔽電話調查方式,針對46間有空缺的暫託服務單位,發現其中有17間單位要求申請人與職員預先會面,或派員家訪,評估身體及精神狀況,才決定是否收納,如照顧者遇上緊急情況要盡快使用服務,做法令人卻步,甚至感到氣餒。

另外有9個單位,拒絕在電話回覆是否有空缺,必須先經會面,可能令照顧者無法獲得及時支援。申訴專員陳積志質疑單位「揀客」行為,是設立關卡,企圖阻撓照顧者申請服務。

陳積志指,社署規定使用者入住住宿暫託服務單位前,要進行健康檢查,調查則發現有8間單位要求申請人,自費進行要求以外的醫療檢查,為照顧者帶來經濟壓力,形容是「雪上加霜」。

陳積志又關注,有單位無理拒絕申請,例如不接受只是用數日服務,只會接受用數月的申請;如果申請一兩日後使用服務,單位認為時間太急,不可以安排服務,態度冷淡;亦有20個單位在電話中表明無空缺,不過在社署「查詢系統」網頁上就顯示有空缺,令照顧者要逐一致電服務單位,導致照顧者心力交瘁,反映系統不能發揮應有作用。

公署調查又發現,過去大約7年,長者暫託服務的使用率平均有五至六成,殘疾人士暫託服務使用率平均只有一至兩成,反映現有資源未獲充分利用,而在需求特別大的地區,照顧者申請服務會更困難,反映當局對照顧者的支援仍未到位。

陳積志指出,上年度灣仔及中西區的殘疾人士住宿暫託服務的年度使用率為零,形容水平不合理,難以「照顧者不主動求助」作為辯解,促請社署及有關單位反省使用率極低的實際原因。他又舉例指,其中一間2021/22年度錄得零使用率的長者日間暫託服務單位,經社署督導下,年度使用率隨即大幅提升至上年度約五成,質疑相關單位「究竟是『唔鬧唔做』還是事在人為」。

陳積志批評,部分單位並不重視和履行他們的使命,對極需要支援的照顧者、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福祉置之不顧,部分單位表現令人失望、辜負社會托付,有損社福界專業,又指所有服務單位都獲社署資助,資源來自公帑、並非義務工作,有責任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優質的服務,而社署作為監管的一方亦責無旁貸。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