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特區政府拓展AI處理政務 文:吳傑莊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樂見特區政府拓展AI處理政務 文:吳傑莊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任內第四份、以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為兩大主軸的《施政報告》,特首在發表《施政報告》前夕,於社交平台上載講述籌備《施政報告》的影片,當中有一部份畫面,是用人工智能AI生成,這已預示了特區政府在新一個施政年度,以及在未來的施政綱領之中,人工智能AI將會是一個顯著的重點。

特首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以大量篇幅講述拓展AI應用的措施,當中包括推動政府部門應用AI處理政務。筆者長期以來在議會內外,一直提議加強政府和社區應用人工智能AI,因此很高興特首在《施政報告》接納有關的建議,並且期望政府可進一步提升公務員對數字科技的掌握,全力推動AI政務,提升政府效率、效能、優化施政流程、減輕人力需求及縮減開支,也可以更好服務市民,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今年的《施政報告》有不少篇幅聚焦人工智能AI發展,當中表明AI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並指出香港具備科研、資金、數據、人才的優勢,又有豐富應用場景,有望成為全球AI發展樞紐。政府會加大推動AI作為香港未來發展的核心產業,以「加強基建,推動應用導向」為策略,在重視防範安全風險的意識下,推進AI+發展,促進AI在各行業廣泛深度融合,實現「AI產業化、產業AI化」。

政府表示已加大力度培育本地及吸引國際和內地AI人才,提升本港AI的研發實力,為開發不同AI應用奠定基礎。而政府早前宣布推出30億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將會短期內接受申請,帶領AI等方面的前沿科技基礎研究,同時已預留10億元,於2026年成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促進AI上游研發、中下游成果轉化及開拓應用場景。

香港具備「一國兩制」優勢,政府承諾推動早日實現內地數據在合規安全保障下可跨境流動到河套香港園區用於科研,助力AI應用測試與創新,同時廣泛應用AI能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而香港金融管理局亦與數碼港推出第二期AI沙盒計劃,將推廣至更多金融機構,金管局亦正建立AI模型評估方法,強化金融系統安全測試。發展局將資助私營工程應用AI。律政司亦將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檢視更廣泛應用AI所需的法律配套。

《施政報告》又提出建立「AI效能提升組」,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數字政策辦公室正準備不同的AI技術方案,希望明年可涵蓋100個政務環節,會優先協助與市民接觸面最大的部門,例如就政府熱線「1823」進行分析,研究政府哪些環節收到最多投訴和建議,針對市民生活的「痛點」開展工作。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產業導向發展。事實上,由特區政府扶植的企業,已從去年的200多家已增加至今年近500家,當中包括本地企業及從外地引進的企業。孫東局長表示,在因地制宜方面,香港地少、人工貴,目標是國際市場的內地企業,才會選擇來港落戶,他認為香港適合發展「中試產業」,即是處理產業大量生產之前的最關鍵技術,既符合香港的特點,也能為本港帶來一定收入。

筆者認為,本港要進一步提升產業發展,除了在多個場景上大力推動AI應用之外,亦應該大力推動香港發展成為Web3樞紐,加強傳統金融體系與加密資產市場之間的聯繫,讓 Web3 產業可以提升實體經濟GDP產值總量。

文:吳傑莊

全國政協委員

香港立法會議員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