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車南下議員憂內地司機不適應香港車多路窄 陳美寶稱會提供一覽表

政府計劃11月實施「粵車南下」,初期「粵車」可進入香港市區的名額每日100個,留港最多3日。在立法會一個委員會會議,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表示,由於有「左右軚」問題,市民擔心內地司機不適應香港「車多路窄」的情況,關注當局會否為內地司機設簡單筆試,或限制於取得香港車牌後1年或3年,才可以登記「粵車南下」計劃。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陳美寶表示,已經製作「一覽表」,比較兩地的道路安全標示和要求標準,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內地居民更加一目了然。 她提到,雖然車輛有「左右軚」之分,但過去本港涉及「左軚車」的意外率遠低於整體汽車意外率。

選委界議員陳沛良關注,南下車輛要安裝香港車牌,會否加重成本。陳美寶回應說,與廣東省商討後認為切實可行,以在香港收費地點容易識辨有關車輛,雖然每次出行3日,但估計日後會再次申請來港。
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關注,如何提防非法跨境載客取酬問題。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麥震宇表示,如果私家車違反規定,南下的資格將被取消,內地方面正思考在口岸查驗資料和執法,本港執法部門亦會透過不同方法查驗車輛是否由指定的司機駕駛。
陳美寶又表示,「粵車」的司機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口岸停車場泊車後,司機及乘客可以經香港國際機場轉機,或入境轉乘交通工具,亦可以自駕直接入境,相關的準備工夫已進入最後階段,將爭取在下月接受「粵車」申請。
機管局機場運行執行總監姚兆聰表示,已參考機場停車場的記錄,將設有最長30日泊車時限。陳美寶就表示,已研究技術細節,為方便收費地點辨識車輛,因此要求「粵車」車主申請香港車牌,預期車主將會再度來港,變相有關香港車牌可以再用。陳美寶又贊同為「粵車」設計專門應用程式,方便內地車主搜索資訊。
另一方面,當局正鼓勵發展商及私人停車場營運商,提升轄下停車場的配套,包括支援地支付程式繳費、提供國標充電裝置及「免接觸入閘」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