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二十一號明晚發射 指令長張陸稱以學生心態重投入高強度訓練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神舟二十一號明晚發射 指令長張陸稱以學生心態重投入高強度訓練

神舟二十一號載人飛船瞄準明晚11時44分發射,乘組3名航天員張陸、武飛、張洪章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見記者。其中執行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張陸會擔任指令長。

神二十一航天員:(左起:張洪章,張陸、武飛)

今次是繼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之後,再次由3種類型航天員構成的乘組,涵蓋了“70後”、“80後”、“90後”三個年齡段,武飛和張洪章均來自第三批航天員,是首次執行飛行任務,武飛即將成為目前執行飛行任務時年齡最小的中國航天員。

按計劃,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將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並首次在軌實施嚙齒類哺乳動物空間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4只小鼠,隨飛船上行並進行在軌飼養,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等空間條件對小鼠行為模式的影響,之後,隨飛船返回地面,進一步開展科學研究,探索小鼠多組織器官在空間環境的應激響應和適應性變化規律。

指令長張陸表示,自神舟十五號任務結束以來,一直以一名學生的心態,重新投入高強度訓練。針對空間站任務的新特點,自己有大量更深、更細的研究和學習。他又說,有密切關注空間站的運行狀態,關注每一次出艙活動、每一項科學實驗,最期待再次聽到「曙光」、「北京」、「天宮」、「銀河」、「天舟」等各個呼號的熟悉聲音,即地面控制中心與航天員溝通的通訊代號。

武飛表示,作為航天飛行工程師,核心職責聚焦空間站組合體的平台照料與站務管理,以及設備的維護、維修與升級,特別希望通過今次經歷,能在孩子心中播撒下探索未知、追求夢想的種子。

曾在中國科學院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的張洪章表示,載人航天工程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在空間站可以做前人一直想做而做不了的研究,可以解決前人一直想解決而解決不了的問題,作為一名中國人,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張靜波表示,目前任何各項準備工作正穩步推進,執行今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二號F遙二十一運載火箭即將加注推進劑。神舟二十一號船箭飛行產品質量受控,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地面系統設施設備運行穩定,空間站組合體狀態正常,具備執行發射任務的各項條件。

張靜波在酒泉舉行的發布會表示,載人飛船入軌後,將採取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約3.5小時後對接於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艙組合體。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在軌期間,將新開展27項科學與應用項目。中國將首次在軌實施國內嚙齒類哺乳類動物空間科學實驗,選用兩雌兩雄4隻老鼠在軌飼養,重點研究失重、密閉等空間條件對小鼠行為模式的影響。

至於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張靜波表示,將在與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完成在軌輪換後,返回東風著陸場。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已188天,有望刷新中國航天員乘組在軌駐留最長紀錄,目前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三名航天員狀態良好。其中指令長陳冬成為首個在軌駐留時間超過400天的中國航天員,已經累計完成6次出艙活動,成為目前在艙外執行任務次數最多的中國航天員。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