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最高法院質疑大幅加關稅合法性 有保守派大法官倒戈批特朗普權力凌駕國會
美國最高法院就總統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徵收關稅的合法性展開辯論,歷時約兩個半小時。保守派及自由派法官都向代表政府的律師提出尖銳質詢,三名保守派大法官倒戈,質疑特朗普是否侵犯國會徵收稅款及關稅的權力,又指這項法律中,並未提及關稅一詞。
美國最高法院目前由六名保守派與三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部份保守派大法官由特朗普在第一任總統全期內委任,有一名大法官在庭上指出,總統在處理外交事務方面具固有權力。報道指聆訊情況反映法庭就案件的裁決將可能出現明顯分歧。
代表政府的司法部總檢察長紹爾指,特朗普認定美國的貿易逆差已將國家推向經濟及國家安全災難的邊緣,而徵收關稅能達成貿易協議,如果取消這些協議,將令美國面臨更具侵略性國家的無情報復,令美國由強大走向衰落,造成毀滅性的經濟及國家安全後果。
保守派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指,向美國人徵稅一直是國會的核心權力,關稅似乎為增加收入,而憲法規定這方面是國會的職責。法官又關注徵收關稅有否違反最高法院的「重大問題原則」。有關原則要求行政部門在重大經濟及政治問題上採取行動時,必須獲得國會明確授權。
紹爾認為並無違反,因為這項原則並不適用於外交事務。羅伯茨隨即質疑總統在這個領域的權力,是否可以凌駕國會的固有權力,因為向美國民眾徵稅,始終是國會的核心權力。
提出訴訟的企業以及俄勒岡州,亦有派律師及檢察官出庭,首席大法官羅伯茨亦問他們,指關稅是稅收,而徵稅是國會的核心權力,但關稅是針對外國,是否同意外交事務是行政部門的核心權力。企業律師及州檢察官都認為,總統的權力並非無限,公眾需要知道這些限制。
另一名保守派法官巴雷特提到,如果最高法院裁定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措施無效,將會帶來後果,一旦要向已繳納關稅的進口商退稅,可能會帶來混亂。同為保守派法官的阿利托詢問,是否能援引另一條在1930年訂立、鮮人為知的《關稅法》第338條,為徵收關稅提供依據。
特朗普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關稅案是美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案件之一,如果最高法院推翻華府在全球範圍實施的關稅政策,將對美國家構成毀滅性打擊,又說得悉案件進展順利,聲稱如果無法對貿易夥伴徵收關稅,全個世界都會陷入經濟蕭條。
特朗普又指,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是對全世界的威脅,而正正是因為可以運用關稅工具,他才得以迫使中國取消稀土限制,指做法是為了全世界。
財長貝森特親身到庭旁聽聆訊,雖然多名法官表示質疑,但財長貝森特仍然表示,對法院裁決感到樂觀。貝森特周三親身到庭旁聽聆訊,他接受霍士商業頻道訪問時說,政府一方已經提出強烈的理據,強調國家正面臨經濟緊急情況,特朗普要利用關稅令貿易回復平衡,並且與中國就芬太尼問題磋商和確保稀土供應。他又質疑提出訴訟的企業不懂得基本經濟學和貿易政策。
傳媒報道,最高法院一般需時數個月才會有裁判,但特朗普政府早前已經要求法院加快處理。
特朗普形容如果政府一方敗訴,後果是毀滅性。出席聆訊的財政部長貝森特就說,一旦裁決不利於政府一方,政府將轉用其他法律手段,確保關稅措施繼續有效。白宮發言人萊維特亦表示,白宮一直有為「B計劃」作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