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偉建議食肆可營業至晚上8時半 餐堂膠板應撤走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梁卓偉建議食肆可營業至晚上8時半 餐堂膠板應撤走

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在電台節目表示,有研究顯示Omicron變種病毒,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不是飛沫傳播,而是空氣傳播,有外國文獻顯示現在食肆使用、阻擋飛沫的膠板,反而令空氣更難流通,所以要檢視,考慮是否不能以膠板,代替1.5米的社交距離,大家應該要坐疏點,認為這類膠板,是「心理作用多於一切」。他又建議食肆的早輪晚市可以營業至晚上8時或8時半前。

梁卓偉指出,目前疫情仍未受控,但可以在適當時間考慮做 「早輪晚市」 ,前題是必須做好所有措施,大家不要「不夜天」、坐得較疏、食肆做好空氣流通等,建議早輪晚市可以到晚上8時或8時半前。

梁卓偉說,支持政府以有無打針,作為開放表列處所條件,但「疫苗氣泡」的名稱,或令市民有錯覺,以為在食肆除口罩食飯談天,只要打了針可免於傳播,但Omicron傳播力強,認為用「疫苗護照」或「疫苗通行證」,或會更貼切,避免錯覺。

他又表示,英國和南非,出現感染Omicron人數,與重症入院人數、死亡率等「脫鉤」情況,即感染後病情較輕,主要是由於兩地疫苗接種率高或民眾平均較年輕,而在美國就見不到這個現象,加上內地先決條件比香港好之下,亦出現Omicron個案,因此在本港長者接種率,比整體群組仍偏低下,本港不能承受Omicron帶來的威脅,同時疫苗接種容量面臨樽頸,建議以默許指示方式為院舍等長者接種,如果他們曾接種流感針,又無在指定時間內拒絕接種新冠疫苗,可被視為默許打針。

梁卓偉說,目前病毒即時繁殖率肯定在1以上,推算在1至2.5之間,即確診者可以傳給多於一個人,仍然比較擔心,但現時的曙光是,對比未有措施介入下的基本繁殖率,平均為8,可以顯示目前的措施是有效,讓本港避免「海嘯式」爆發。但他說不可以形容疫情受控,相信社區仍會發現確診個案,要繼續做好追蹤和檢測,未來希望可以切斷社區傳播鏈。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