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綸稱建造及運輸業外勞 今年第4季可抵港工作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黃偉綸稱建造及運輸業外勞 今年第4季可抵港工作

政府公布輸入勞工計劃,容許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合共2萬名勞工。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相信首批外勞可於今年第四季到港,最快輸入的行業是護理院舍,之後是建造及運輸業,配額會逐季處理,並非先到先得,預料在明年會用到相當多的配額。

黃偉綸在電台節目表示,過去幾年,基於疫情及其他情況,前線勞工人口下跌了十多萬,即使現時計劃輸入約兩萬名外勞,但當局仍然以本地工人優先,並不是所有勞動人口的短缺都會以輸入外勞的方法解決。現時建議輸入外勞的數目,約佔行業空缺的一半,正是期望其他空缺可由本地員工填補。

被問到聘請外勞會否拉低本地員工的工資水平,黃偉綸強調,外勞的工資不能低過相關職位的中位數,僱主不能以最低工資聘請外勞。他重申,如果相關行業一直出現人手不足,會損害香港的經濟發展。

黃偉綸表示,僱主要就每個外勞繳付再培訓徵款400元,機場外勞則額外再付400元。他指,航空業計劃輸入6300名外勞,變相會收到約5百萬元,機管局會與運輸局及公共交通承辦商商討,計劃把相關資金投放至本地員工交通津貼,例如機場員工專屬的八達通。

元朗潭尾的社區隔離設施將會用作外勞宿舍,黃偉綸表示,現時無打算動用其他社區隔離設施,因為檢疫設施多屬臨時性質,要交回發展商,或者回歸其他用途。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輸入外勞計劃從來沒有繞過勞顧會,當年的補充勞工計劃是由行會決定,再交由勞顧會執行,現時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亦交由行會決定,具體做法由勞顧會商討,期望能夠在第3季落實。

孫玉菡表示,補充勞工計劃每個個案要經過勞顧會,因為要判斷行業是否存在短缺,才決定是否需要輸入外勞,但今次的輸入外勞計劃,相關行業已長期存在結構性空缺,毋須再釐清業界是否出現人手短缺,更有效的做法是以行業性計劃補充人手。對於勞工界對輸入外勞感到不滿,孫玉菡表示,過程中一直與勞工界有傾有講,勞工界的大方向亦是希望香港經濟順利發展,只是較關心計劃執行的細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