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专拟改培训模式 参考国际趋势以能力为本评核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计划更改培训模式,参考国际趋势,改用以能力为本的评核方法,避免“一试定生死”,但强调会维持6至7年的专科培训时间。
医专主席梁嘉杰在传媒春茗上表示,医专每名学员的学习速度不一,现有培训模式难以全面反映及评审他们的技能及知识;在新模式下,会评核医生能否在临床工作环境下做到特定的诊治流程。
他指,医专将在师资方面下功夫,配合新培训模式。 医专副院长李锦滔指,医专过去30年均沿用“3+3”或“3+4”培训制度,但全球医学教育都趋向不再单靠中期试或期末考试,评定学员的能力,而是持续评估他们在工作间的表现。
他表示,期望医专可以担当统筹及领导的角色,让辖下15个分科学院逐步脱离传统的评估方法,并与世界教学水平接轨。他又解释,目前无意缩短专科培训时间,是希望让学员有机会接触适当数目的病症。
政府提出修订《辅助医疗业条例》,容许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在指定情况下毋须医生转介、可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梁嘉杰形容,医专认为物理治疗师和职业治疗师都是独当一面,若有病人因等候转介要延迟就医,情况并不理想,同意病人应尽快得到诊治。
不过他强调,“免转介”不等于“免诊断”,为保障病人安全,他们仍应在接受医生诊断后才进行物理治疗或职业治疗。他又认为,修例应列明在什么危急情况下个案可毋须经转介,亦要制订相关指引流程,并为业界人士提供培训。
至于政府计划就“默认医疗指示”立法,梁嘉杰表示,医专支持有关做法,认为可让医疗人员和病人获得更清晰的资讯,毋须担心做错决定。李锦滔则指,病人即使已默认医疗指示,都有可能会改变主意,亦要确保他们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做决定,形容相关问题可引伸很多争拗,因此必须确保“默认医疗指示”有效。他又说,医生是否跟循相关指示所引起的法律责任等,都需要仔细研究。
政府计划第三季起扩大医疗券在内地使用的范围,纳入5间综合医疗机构和2间牙科机构。梁嘉杰拒绝评论有关政策;香港牙科医学院主席梁惠强则认为,安排对香港牙医和病人都没有大影响,指选择北上执业的牙医暂时只属少数,又指最重要是病人有选择权。
梁惠强说,一般有恒常照顾口腔健康的港人,都有固定的香港牙医跟进,如果想体验不同的牙科服务,亦可选择到境外就诊。他认为,两地互相竞争不失为一件坏事,指本港和内地牙科服务均日益进步,两地牙医亦有保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