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管业界指从市民角度 垃圾收费应再押后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物管业界指从市民角度 垃圾收费应再押后

政府本周商讨垃圾收费政策的走向,下周将向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交代上月起先行先试收集到的意见,以及媒体反映的情况等,并解释政府的整体想法和做法。

物业服务公司协会主席潘建良表示,暂时未知试行计划何时结束,指从市民角度,会觉得垃圾收费应一再押后实施,但当局要提供押后的具体日期,并承诺在推出足够宣传和教育工作后,一定会适时落实。

他又指,问题归根究底是市民的环保意识未够强,若70至80%市民普遍懂得从源头分类,并会设法“化废为宝”,就是适当的推行时机。他形容一切只是事在必行,未必要用数以年计的时间改变市民习惯。

身兼柴湾连翠邨物业管理董事总经理的潘建良在电台节目说,连翠邨是试点中唯一的公屋,试行大约一个半月之后,仍只有约20%用户有使用绿色指定袋,其余住户就似乎未有改变使用普通白色胶袋的习惯。他表示,若有用户不用指定袋,无论人数占比高低,清洁工都需要逐层拣出用白色袋的垃圾,再以大型指定袋“包底”,变相加重清洁工的工作量、延长他们的工时。

潘建良又指,在垃圾量特别多的日子,物管公司需要从邻近大厦调派额外人手,协助将垃圾分类;而最令物管公司头痛的是,有住户“为求生计”,不用指定袋,甚至四处乱掉载着垃圾的白色袋,清洁工就唯有用指定袋包裹,导致物管公司成本增加。他说,同类情况若发生在公屋,政府都可以考虑补贴物管公司;但在私人楼宇,就要由“乖的业主”补贴“不是太适应的业主”。

被问到是否同意8月率先在公屋落实垃圾收费安排,潘建良形容要再考虑,指即使物管公司顺应政府要求,当局都要清楚说明相关支出和费用的责任,例如是采用“包底”抑或“实报实销”模式。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民建联刘国勋认为,先行先试计划曝露了不少问题,很多市民都觉得现时并非合适的推行时机,若政府强推垃圾收费只会引起混乱和反弹。他表示,市民对垃圾收费的认识仍不足,前线清洁工人亦面对一定困难,加上回收设施尚未完备,经济状况未明朗等,若如期在8月1日落实安排,将对商户及住户构成压力。

刘国勋表示,既然政府认为垃圾收费的初心是推动回收减废,指征费是手段而非重点,就应该吸纳意见和调整策略,先加强宣传教育和做好回收配套,反而是重视民意和负责任的做法,而非下台阶。他又指,若政府决定再押后实施垃圾收费,就只需在取消现有法例的生效日期,毋须急于设硬性指标或新生效日期,强调法例仍然会一直保留。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