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尔顿集团趁内地楼市低迷扩张 改写字楼增百间酒店
酒店集团希尔顿全球控股及特许经营合作伙伴,趁中国房地产危机和内地旅游业强劲,将空置和未使用的写字楼改成酒店,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增加约100家酒店。
希尔顿旗下有康莱德(Conrad)、华尔道夫(Waldorf Astoria)和逸林(DoubleTree)等品牌。希尔顿亚太区发展高级副总裁陈汉泉接受彭博访问,指集团有近900个储备选址。未来18个月内在中国开业的希尔顿酒店中,约有25%是利用闲置办公空间改造的,毋须从头建筑。
陈汉泉说,希尔顿透过他们称为“适应性再利用”的模式,在内地新增的酒店,较疫情前的5%至8%左右,提高2倍几。他说,中国写字楼供过于求,商铺需求也不太高,成为酒店的机会。业主希望尽量将楼面租出,企业租用楼面后,要求使用希尔顿的品牌。 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供应严重过剩,部份城市的空置率接近20年高位,租金大幅下降。
政府寻求重新部署闲置建筑物,业主和贝莱德之类的机构投资者,都在设法变现。根据高力国际的数据,上海高端写字楼租金已降至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6月写字楼闲置率接近15%。与此同时,仍有新楼盘落成。 彭博资讯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师Kristy Hung 表示,现时是租客市场。如果有酒店经营者能够支付租金并签署长期租约,对业主很吸引,因为物业空置将成为负担。
陈汉泉指,希尔顿的特许经营合作伙伴争取到不错的租赁条件,部份租期长达15年,并附有免租期。一些被改建成酒店的空置写字楼被评为A-或B级,意味租金会较低。他又说,将写字楼转为酒店的好处之一是速度快,一般只需18个月左右,比起从零开始建造酒店需要的3年时间短得多。
陈汉泉指,中国人均酒店房间数量,只是美国的10分1,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最大潜力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和尚未开发的消费,增长是巨大而复杂的,希尔顿绝对必须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