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料属白垩纪时期 将于探知馆展出封赤洲岛续挖掘
发展局公布本港首次发现恐龙化石,初步估计属“白垩纪时期”的恐龙,即最远可追溯超过1亿年前,并推断有机会是蜥脚类恐龙或鸟臀类恐龙。该化石探知馆大堂将在在尖沙咀文物探知馆大堂向公众展出。
有考古专家指,今次发现或代表香港含更多恐龙化石,建议政府继续在发现化石的赤洲岛挖掘,或会发现更多含古脊椎生物化石的岩层。渔护署已封锁整个赤洲岛,直至考察团队完成考察工作。
渔护署早前委托中国地质大学调查赤洲地质,今年三月团队在赤洲考察时,发现岩层疑似含有古脊椎生物化石。渔护署通报古蹟办后,发展局在今年6至8月,与古脊椎所、古蹟办和渔护署人员到赤洲考察,并收集样本。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家对样本进行骨组织切片,并用显微镜观察、用软件分析后,确认样本属大型骨骼恐龙化石,目前未知属那一部位。
古脊椎所研究后,初步估计属于白垩纪时期,即1亿4500万年前到6600万年前的恐龙,并推断恐龙化石有机会是蜥脚类恐龙或鸟臀类恐龙。古脊椎所副研究员裴睿推断,该恐龙可能死后被沙石掩盖,再被水冲走,其后再次被埋藏于发现地点。由于发现的恐龙骨骼分布散乱,且破碎风化,在原地死亡和埋藏的可能性较低。
发展局局长宁汉豪表示,今次发现恐龙化石,为香港古生态研究提供了新证据,意义重大。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蒋志豪指,未来将联同古脊椎所、渔护署、地质大学和本地大学,继续推进恐龙化石的研究、科普和宣传的工作。
为便利后续考察工作,渔护署署长已根据《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规例》(第208A章),即日封锁赤洲岛,除专家外,不得登岸,直至考察完成。违者可被检控,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2000元及监禁3个月。
宁汉豪补充,赤洲岛附近海域较大浪,考察时间需视乎天气,暂时未知考察何时完成。古蹟办将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讲座,参加者可率先观赏这块恐龙化石,而该块恐龙化石将在探知馆大堂向公众展出。馆方亦会于今年年底,在庭院设临时工作室,让公众观看专家清修化石样本的过程。
发展局亦与古脊椎所今签订《关于深化地层古生物及史前时期遗址领域交流与合作的框架协议》,宁汉豪称,在此框架协议下,双方将建立恒常机制,推进香港有关地层、古生物及古生物的研究和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