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科题目风波 教育局被屈“设局嫁祸” 深夜发声明反驳
文凭试历史科一条要求考生解释是否同意“1900 – 45 年间,日本为中国带来的利多于弊”的必答题引起极大争议,有报道以“设局嫁祸”为题,指教育局官员开考前已知悉文凭试试题,教育局表示深感遗憾,凌晨发出声明严加驳斥,澄清至今未有派员加入考评局历史科审题委员会,而考试前亦不知道题目内容。
《苹果日报》昨日引述不具名消息透露,指教育局早于历史科开考前已对有关出题策略及内容知情,标题更直指今次事件属“设局嫁祸”,其后再将字眼改为“有组织攻击”。教育局凌晨出稿,否认教育局在开考前已知悉试题,对报道严重损害教育局诚信深表遗憾。
教育局表示,根据局方记录,有获教育局聘用的教师在受聘前,已经以个人身分获考评局邀请加入审题委员会,并在获聘后申请继续委员会的工作。基于审题委员会的保密原则,有关人员完全没有,亦不可向其他人士透露试题的内容,包括向教育局任何同事或上司,又强调委员会人选由考评局全权负责。而教育局去年曾提名人员加入考评局历史科审题委员会,但未获考评局邀请。
教育局又在声明中指,是次争议重点是文凭试历史科出题的适切性,“教育局呼吁各界一同正视有关问题,切勿被蓄意误导,或转移视线。”
事实上,今次文凭试历史科的“争议题目”教育界普遍认为“出得很坏”,中学校长会主席邓振强在一个电台节目上表示,每间学校的教学,都会以日本侵略中国作主题,学生在这条题上可以阐述的观点好少,一定是弊多于利,但开放式的题目又一定要阐述利处,学生要抛开固有知识作答,引导学生以利作答,是难为学生。
而教联会会长黄均瑜亦认为,题目淡化了日本侵华事实,题目若放在日本的公开试场一定会引起外交风波,认为当涉及令民族伤感的题目要小心处理,虽然题目可以有正有反,但应只限于一般事件,如果提及德国纳粹,相信都会伤及欧洲人民的情感。
新华社昨晚发表时评,指文凭试出现美化日本侵华暴行的题目令人哗然,认为特区政府应全面改革拨乱反正。评论指多年来文凭试通识科多次出现极具争议及误导性的政治题目,将攻击一国两制实践,诋毁特区政府及国家观点设为高分参考答案,质疑是对学生进行渗透式洗脑。
评论指香港回归后,教育应由殖民地式变成一国两制特色教育,认为培养合格国民及家国情怀只有一国之责,没有两制之分,如果出现损害国家和香港根本利益、危害到一国两制事业时,中央有权过问,特区有责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