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底前本港約2萬學生往考察內地 蔡若蓮稱內容充實

教育局長蔡若蓮表示,學校和考評局已經就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推行,做好準備,本月和下月預期會有2萬名學生按課程要求,到內地交流考察。對於部分考察團只是一天行程,被指走馬看花,蔡若蓮表示,在一小時生活圈下,由香港乘搭高鐵前往深圳亦只需十多分鐘,交通非常方便,認為即使只有一天考察,內容安排也非常充實,當局亦已精選考察點。
蔡若蓮在一個電台節目上指,有學生參加考察團後,深受感動,認為內地的接待單位很歡迎和期待學生到訪,相信考察團有助增強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民族自信也會提升。她又表示,教師亦需要到內地有所體驗,有廣闊的視野,才能引導學生了解國家,因此教師亦需要到內地學習,通常維時3至4天,參加專題講座,到訪企業和學校等。她又讚賞教育大學計劃安排師範生到大灣區交流,指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活動已經非常頻繁,如果自我設限就會很「蝕底」。
蔡若蓮表示,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早前考察香港,曾到訪中小學和大學,非常關注香港教育和年輕人,多次提到希望年輕人不負青春、不負韶華,學生要像早上的太陽,快快普照大地,發揮生命的光亮和熱力,貢獻社會和國家。
蔡若蓮又指,教育局在國安和國民教育採取「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策略,已制訂課程框架配合學科,亦已要求學校每日升掛國旗,當局亦已制訂國民教育年曆,提醒學校連繫國家歷史安排活動,並有公民科的內地考察活動,相信有助學生了解現今世代的國際形勢,不會輕易受偏頗意見影響,亦不會只從西方媒體了解國家。
教育局批准位於東涌的明愛華德中書院及位於南區明愛胡振中中學於2024/25學年起合併,後者會遷往東涌。明愛教育部表示,經詳細考慮各區明愛中學學額供求、教師人手和資源運用等情況後,向教育局提出兩校合併的建議,明愛華德中書院將於下學年起停收中四生,為合併作準備,合併初期,新校將提供校車服務接送學生往返東涌及港島,部分不願遷往東涌的學生,校方會盡力安排他們入讀南區的學校。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說,南區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出現學額過剩,而東涌則學額需求殷切,當局欣賞相關辦學團體有先見之明,果斷提出兩校合併,令辦學團體和政府資源得以更好地運用,對於在合併後有意願留在南區就讀的學生,教育局會提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