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倡立法规管网约车 司机车辆及平台均需领取牌照 - 昭传媒 UniqueMedia.hk
     

政府倡立法规管网约车 司机车辆及平台均需领取牌照

运输及物流局向立法会提交规管网约车立法建议,规管司机、车辆及平台三方。立法会交通事务委员会周五讨论建议,政府目标今年第三季提交修例草案,今个年度完成审议。当局建议设网约车司机许可证件,有效期5年,不得转让。司机须年满21岁,持私家车驾驶执照最少1年,申请牌照前5年无严重交通定罪纪录,并通过指定考核。

当局又建议为网约车数量设限,但未有交代数字。当局将设网约车车辆许可证,有效期1年,可续期至最多5年;要求车辆车龄不能多于7年,并以个人名义登记,要购买商用车第三者保险,以及每年验车。 至于对平台的规管同样设牌,有效期5年,运输署会作中期评核,决定是否延长牌照有效期。当局计划订立入场门槛,平台须有营运经验、资本投入及财力证明。政府考虑就每个网约车程征费,并按平台旗下车辆数目征收平台牌照费。

消息指,设网约车总数量时,会考虑道路承载力、维持目前出行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模式,及市民出行体验,确保方便和安全。目前有逼切立法建立规管基础,再讨论制定细节。局方计划明年上半年,就细节提出附属法例,下半年邀请网约车平台申请,处理证件及安排司机考核等。

当局建议不规管网约车定价,平台可按市场情况自订车费。消息指,网约车的种类较多,市民或愿意以较高价钱乘搭,但同时要防止因供应过多出现恶性竞争,及“割喉式”收费,影响司机收入。

消息指,统计发现每日有88万人次使用点对点交通服务,的士及网约车的占比为8比2;七成的士司机会使用网约车平台。当局认为的士与网约车各有优势。

工联会立法会议员陆颂雄表示,订立网约车数量时,应考虑到传统的士是点对点交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网约车应只是补充,而网约车和的士可共赢共存,亦可有不同市场定位,认为应根据广泛及科学的市场调查订立网约车数量。

他亦不认同,政府现阶段对网约车平台的牌照及司机要求高,指政府容许7年车龄的车辆登记为网约车已较为宽松,又认为政府长远应规管网约车辆的尺寸,以至网约车司机的服务。陆颂雄又认为,政府收取的牌费和网约车程费,可参考外国经验,补贴的士行业。





你亦可阅读以下相关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