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批出33萬宗人才計劃申請 陳國基稱超出政府目標申請者為生育來港相信只佔少數

立法會早上舉行前廳交流會,由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率領官員出席,討論人才計劃及建設香港國際教育樞紐,以及有關優化人才計劃等問題。 陳國基在會後指,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收到近50萬份申請,當中有33萬份已獲批,另外近22萬名人才及其家人已到港,形容有關數字遠超政府3年共引入10萬5千名人才的目標。
陳國基指,政府會主動邀請創科頂尖及領軍人才來港,提供具吸引力的個人化便利安排,但為免影響遊説工作,未能透露邀請機制的細節。他又指,正檢討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研究簡化申請程序,改善簽證條件及工作限制,以吸引更多海外科技人才來港進行研發工作。

對於有內地人士在社交平台提到,以讀碩士為由申請留港,實際是想來港產子。陳國基在會後表示,任何人才計劃的申請人,在申請時都要說明來港目的,若他們來港目的並非工作而是生育,有機會構成虛假陳述,是不合法的行為。但他相信違規來港生育的個案,只佔各計劃中好少數,當局目前收到的申請,大部份申請人都是來港工作,落地生根。

另外,對於香港樹仁大學校監兼校長胡鴻烈辭世,陳國基說,作為胡鴻烈的學生,他的感覺是胡鴻烈與已故太太鍾期榮是真真正正的教育家,為教育貢獻一生精力和財產。他說胡鴻烈原本可以在法律界發展,享受豐裕的生活,但他們最終選擇用自己的積蓄創辦私立專上學院。
陳國基說,讀書時期經常看到胡鴻烈和鍾期榮在學校,他們穿著簡樸,兩人經常與學生交談,讓學生明白何謂身教,以及如何為理想堅持,他形容兩人都是值得敬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