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關愛照顧者——我們身邊的無名英雄 文: 陳勇
香港人有一種自嘲精神,不論是在社區還是中環工作,不論是朝九晚五還是斜杠一族,大家都愛笑稱自己是底層打工仔。如果我現在說,有一份工作要人隨叫隨到,全年無休,持續十數年,最重要的是沒有薪酬,諸位“底層打工仔”會否感到些許安慰?做這份工作的人可能就在你我身邊,甚至你我也可能成為他們。
香港現時估算有超過112萬名照顧者,承擔著照顧長者、病患、殘疾、或有其他特殊需求人士的責任,50%以上照顧者每週工時之外的照顧時數超過41小時,他們可能是我們的朋友、家人,尤其是我們的媽媽。
我們的傳統文化崇尚照顧子女、供養父母,甚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照顧親人被視為正常不過的事情,尤其是當家人患病時,照顧他們更覺得責無旁貸。然而,隨著經濟發展與社會結構的轉變,照顧者的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他們做的事看似稀疏平常,其實一點也不簡單,照顧他人的生活起居不僅剝奪個人的休息時間,而且責任巨大。例如餵食、餵藥、扶抱,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就連專業社工都需要學習,若是哪個步驟出錯,可能會對被照顧者身體帶來影響。
無酬照顧也是工作,而且是一份偉大的工作,可以說,每一位照顧者都是一個家庭的無名英雄,尤其是我們偉大的母親。我們很高興見到李家超特首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將“關愛基金”長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津貼恆常化,並優化現時嚴重不足的暫託服務,充分表現出對照顧者的關懷與肯定。但除了資源上的資助,我們更要從精神上認同、支持照顧者們的付出。照顧者照顧人不是理所應當,尊重他們的身份,對身邊的照顧者表達關懷與感激,適當地幫助他們分擔工作,也是對照顧者的精神支援。
如果照顧者的權益與福利不被重視,人們的關注與社會的支援又不足夠的話,那麼受影響的不僅是照顧者本人和被照顧者,可能是一個家庭、一個社區,最終影響到整個社會。我們希望所有人都能夠意識到照顧者的重要性,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為他們也撐起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