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本地人才 鞏固創科基礎
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發展方向,而特區政府若要推動創科發展,務必要培養更多創新型人才。可惜的是香港正值人才外流潮,統計處數據指今年第二季本港18至39歲勞動人口為130.19萬人,較2021年同期的139.85萬人下跌9.6萬人。與此同時世界各地均加大力度「搶人才」,如新加坡的「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 簡稱ONE Pass)和英國的「高潛力個人簽證」(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 簡稱HPI Visa)。面對激烈的「人才爭奪戰」,港府亦推出不同政策與之對抗,然而以「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例,自2018年6月推出至今年3月,接獲的申請數目僅為726個,可見計劃對外來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明顯不足。若港府未能在「留」及「搶」人才搶佔先機,將阻礙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重點應於善用本地人才
為了鞏固香港人才庫,今年施政報告針對「搶人才」方面提出一系列措施,包括優化「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延長工作簽證年期、向合資格外來人才退還在港置業額外的印花稅等。政府雖有意解決人才流失問題,但忽略現時外地人對香港營商及創業的信心下降、全球疫情不穩定等因素,阻礙政府吸納人才的成效。香港本來不乏人才,尤其在生物科技等範疇獨佔鰲頭,故政府施政方針更應著重如何善用本地人才。
把握大灣區創科機遇
就業發展空間是人才是否留港的重要考慮因素之一,因此政府可著重於如提供青年人合適發展機會。「十四五規劃」早已明確指出,善用大灣區「9+2」錯位發展的優勢,以構造「香港研、灣區造、全球銷」的格局。故筆者認為政府必須把握整個大灣區發展機會,例如深圳市南山區智園的深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及廣州市南沙區的「創匯谷」,致力協助粵港澳青年落戶發展的創新創業基地。政府亦可考慮對初創、大學科研團隊的成果資助他們在大灣區內商品化、把握中外貿易機遇。國家主席習近平早於2017年的七一講話中,提醒香港若不抓緊國家發展機遇,便會「蘇州過後無艇搭」,特區政府要儘快推出新系列措施,以鼓勵青年人善用國家現有基礎配套,投入科創產業。
擴闊人才類型可能性
除了抓緊機遇,特區政府更可多探討人才類型可能性。香港在藥物學及生命科學、數據工程、材料科學或納米科等範疇比較先進,人才較聚集。但其他範疇發展科技的可能性亦十分大,包括航天、藝術、社會學、心理學等,日本的teamLab便是結合了科技、藝術與展覽等元素,帶來了跨界別的藝術體驗,更帶來了大量旅客和產值。而人才方面香港亦有很大的可塑性,如近期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承辦的首屆「全國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香港區選拔賽,便甄選出11隊中小學生隊伍代表香港參加全國賽,港區首次參賽便喜獲6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之佳績。同時近年不同大專院校均推出「文理學士」課程,例如香港大學的文理學士(金融科技)課程、香港城市大學的文理學士(新媒體)課程等。面對跨學科發展趨勢,政府應鼓勵各大專院校設立更多跨科學科,為香港儲備新一批「能文能理」的人才。
面對香港人才量逐步匱乏,創科發展舉步為艱。特區政府需儘早制定一系列新措施,以鼓勵青年人多前往大灣區發展、儲備新一批的「創新型人才」。筆者冀望「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得以順利推進,貫徹落實國家的科創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