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籲政府制定《母嬰健康及家庭支援發展藍圖》助生育率回升 - 昭傳媒 UniqueMedia.hk
     

民建聯籲政府制定《母嬰健康及家庭支援發展藍圖》助生育率回升

在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政府再次強調基層醫療發展及支持生育政策。民建聯衞生事務發言人梁熙,聯同婦產科、兒科、護理、幼兒教育等多位專家提出建議,期望政府儘快推動《母嬰健康及家庭支援發展藍圖》,以母嬰健康為基石,逐步提升香港生育率。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梁熙聯同多位專家舉行「回應2025施政報告:從醫院到校園:構建全方位母嬰兒童健康防護網 」記者會。中文大學婦產科學系劉素玲醫生表示,該院校設計的產後護理計劃結合醫護、營養及物理治療專業,提供系統化、循證的產後護理,並透過「孕期護照」數碼工具連接臨床與日常管理,獲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認證。她建議將 「一年產後護理計劃」納入基層醫療指定服務包,並與私營及慈善機構協作外判服務,減輕家庭壓力,增強生育信心,助力提升出生率。

兒童免疫及傳染病專家關日華醫生指出,踏入冬季,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對嬰幼兒健康威脅加劇。他建議香港應積極評估引入長效單株抗體及同步關注孕婦RSV疫苗的安全性,並建立流感 /RSV 住院率與接種率數據庫,優化免疫預防策略,減輕醫院壓力,守護最脆弱的生命。他同時建議政府推動「守護兒童政策」、加強支援家長親職能力的服務。

幼兒教育人員協會會長周慧珍強調,完善家校合作與兒童保護政策至為重要。她建議在全港幼稚園制度化推行《守護兒童政策》,並配合《強制舉報虐兒條例》,確保兒童在安全環境中成長。同時,應加強家長教育及心理支援平台,舉辦親職
課程及減壓活動,減少因壓力引致的負面育兒行為。

政府已向近五萬名合資格申請人發放初生嬰兒獎勵金,出生率有回升跡象。為進一步鼓勵生育,建議延續並加倍獎勵金,研究設立「第二胎加碼」機制,推動家庭多生育。配合「育兒友善社區」認證制度,完善公共空間育兒設施,營造有利育兒的社會氛圍。

梁熙指出,同意今年政府《施政報告》內有關生育政策的方向,但表示醫療健康不能忽視;為此他呼籲政府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制定《母嬰健康及家庭支援發展藍圖》,整合醫療、教育及社會資源,推動產後護理、傳染病防控、托兒服務及家校合作等一體化政策,為市民構建更完善支持生育的環境。期望藍圖能在母嬰健康持續提升的同時,逐步帶動香港生育率回升,為社會及下一代創建優質健康起點。





你亦可閱讀以下相關報導…